青年中医必会病种_鼻窒病(1)

青年中医必会病种_鼻窒病

前言

平时系统学习时经常用的工作流,仅供中医学专业学子参看。

ICD中医诊断编码

ICD10

  • 鼻窒病 BRB032

ICD西医诊断编码

ICD10

  • 慢性鼻炎 J31.000

鼻窒_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鼻窒病知识框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八章 鼻部常见疾病
第四节 鼻窒
【概述介绍】
【诊断与鉴别】
诊断
鉴别诊断
伤风鼻塞
鼻鼽
鼻渊
鼻息肉
【病因病机】
【辨证及治疗】
1.分型论治
(1)肺经蕴热
主证
治法
方药
(2)肺脾气虚
主证
治法
方药
(3)气滞血瘀
主证
治法
方药
2.外治法
3.针灸疗法
【预防与调护】
【预后及转归】
【知识拓展】

鼻窒_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2]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鼻窒病知识框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疾病篇
第二章 鼻科疾病
第七节 鼻窒
【概述】
1.涵义
2.释名
【病因病理】
【临床征候】
1.发病情况
2.病史
3.鼻塞
4.鼻涕
5.嗅觉减退
6.鼻黏膜肿厚、鼻下甲肥大
7.伴随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
慢鼻渊
鼻中隔偏曲
鼻麻风
鼻狼疮
【辩证施治】
1.古代辩证施治观点
2.现代辩证施治观点
3.辩证纲要
4.证治分类
心肺郁热证
证候
证析
治法
方药
肺虚寒滞证
证候
证析
治法
方药
脾虚湿阻证
证候
证析
治法
方药
气血瘀阻证
证候
证析
治法
方药
【外治疗法】
【针灸疗法】
【物理疗法】
【专病专方】
【预后与转归】
【护理与预防】
【参考资料】
1.2000年前参考资料见第1版,此略。
2.仝选甫.鼻康复治疗鼻窒(慢性鼻炎)110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9):75
3.王新元.辨证分型治疗慢性鼻炎37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5),13
4.何天辉.复方丹参、鱼腥草注射液治疗鼻窒200例.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6) : 63
5.张洁,等.中医辨证施治与熏吸疗法治疗慢性鼻炎.医药论坛杂志,2006,27(9) : 95
6.臧运彩,等.血瘀型慢性鼻炎中医辨证指征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252
7.王春昊.当归芍药汤加减治疗慢性鼻炎132例.光明中医,2008,23(80):1172
8.储成志,等.慢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光明中医,2008,23(6):814

参考资料

[1] 刘蓬主编;谢强,丛品,王汉明等副主编.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 新世纪第4版[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07.

[2] 王永钦编著.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