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常用药物_刺蒺藜

慢性鼻炎常用药物_刺蒺藜
叶哲超慢性鼻炎常用药物_刺蒺藜
响应国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分级诊疗格局逐步构建,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
——医疗卫生相关支撑能力和健康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医药制造等健康产业持续发展。
刺蒺藜
正名
- 刺蒺藜
别名
- 蒺藜子、旁通、屈人、止行、豺羽、升推[1]
拼音
- Cìíjìl
出处
- 《神农本草经》
基源
- 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用药部位
- 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
- 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采收时间
-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
粗加工
- 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生药鉴定
- 本品气微,味苦、辛。以饱满坚实,色黄绿者为佳。
炮制
- 饮片名
药性
四气
五味
归经
功效
- 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2]
应用
用法用量
- 煎服,6~10g。
使用注意
- 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主要含甾体皂苷类成分:刺蒺藜皂苷A-E等;
黄酮类成分:刺蒺藜苷、山柰酚、槲皮素等。
还含有挥发油、脂肪酸等。
- 药理作用
本品水浸液及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利尿作用。
生物碱及水溶部分均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
此外,还有抗心肌缺血、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过敏等作用。
- 不良反应
刺蒺藜中毒后可见乏力、嗜睡、头昏、恶心呕吐、心悸、唇甲及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猩红热样药疹,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而产生窒息。
参考文献
[1](日)森立之辑;罗琼,赵永亮点校;柳长华主编. 神农本草经 日森立之辑本[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01.
[2](日)森立之辑;罗琼,赵永亮点校;柳长华主编. 神农本草经 日森立之辑本[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