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常用药物_牛蒡子

慢性鼻炎常用药物_牛蒡子

响应国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分级诊疗格局逐步构建,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

——医疗卫生相关支撑能力和健康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健康服务、医药制造等健康产业持续发展。

牛蒡子

正名

  • 牛蒡子

别名

  • 牛蒡、鼠粘草[1]

拼音

  • Niúbàngzǐ

出处

  • 《名医别录》

基源

  • 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

用药部位

  • 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

  • 河北、吉林、辽宁、浙江

采收时间

  •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

粗加工

  • 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生药鉴定

  • 本品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

炮制

  • 饮片名

药性

  • 四气

  • 五味

  • 归经

功效

  • 主明目,补中,除风伤。[2]

应用

用法用量

  • 煎服,6~12g。

  • 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使用注意

  • 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主要含木脂素类成分:牛蒡苷,牛蒡醇A~F及H;

脂肪酸类成分:花生酸,硬脂酸;

挥发油:(S)-胡薄荷酮等。

《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牛蒡苷(C27H34O11)不得少于5.0%。

  • 药理作用

牛蒡子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水浸剂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牛蒡子有解热、利尿、降低血糖、抗肿瘤作用。

牛蒡子苷有抗肾病变作用,对实验性肾病大鼠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

参考文献

  • [1](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 名医别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06.

  • [2](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 名医别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06.

中医叶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