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医必会病种_鼻窒病(4)

青年中医必会病种_鼻窒病

前言

  • 平时系统学习时经常用的工作流,仅供中医学专业学子参看。

引言

上述内容中,我们提到了鼻窒病中医门诊病历初诊框架,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那,我们现阶段,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这个框架利用起来。

在做下面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做一个设想。

疾医叶哲超为什么要分享这个,他是以分节的形式呈现的,最终想呈现什么?

我们当医师的,为什么需要基于门诊病历,去做反向学习?

如同纸质阅读一般,学会使用标签

譬如,现在要加工一段与鼻窒病相关的材料,如何把上节提及的框架使用起来呢?

大家,应该想到了,标签。

标签,用于管理信息,而非使用笔记去进行二次总结。因为我们是医师呀,要学会自己的知识是有来源的。

那么,我们暂时就把这套用在门诊病历上的框架,称为中医门诊病历标签

  • 中医门诊病历标签

    • 主诉

    • 现病史

    • 既往史

    • 中医四诊情况

    • 体格检查

    • 辅助检查

    • 初步诊断

      • 中医诊断

      • 西医诊断

    • 治疗意见

标签使用举例

书籍元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书籍元信息
书名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第10版新世纪第4版
作者
刘蓬
出版发行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09
ISBN号
7-5132-3405-4
丛书名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原书定价
33.00
开本
16开
中图法分类号
R(医药、卫生)
内容提要
本书为全国中医院校中医、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临床专业课程《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使用的“十三五”规划教材。内容包含总论与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绪论、耳鼻咽喉的结构与功能、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法、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鼻咽喉疾病的病因病机、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概要等;各论为耳鼻咽喉各部57种常见疾病的中医概念、诊断与鉴别、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预防与调护、预后及转归等。
参考文献格式
刘蓬.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第10版新世纪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09.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_第八章 鼻部常见疾病_第四节 鼻窒

  • 十三五中医耳鼻咽喉科学鼻窒病知识框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八章 鼻部常见疾病
第四节 鼻窒
【概述介绍】
【诊断与鉴别】
诊断
鉴别诊断
伤风鼻塞
鼻鼽
鼻渊
鼻息肉
【病因病机】
【辨证及治疗】
1.分型论治
(1)肺经蕴热
主证
治法
方药
(2)肺脾气虚
主证
治法
方药
(3)气滞血瘀
主证
治法
方药
2.外治法
3.针灸疗法
【预防与调护】
【预后及转归】
【知识拓展】

正文部分内容

第四节 鼻窒

鼻窒是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各种年龄均可发生。鼻窒一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曰,“鼻窒,窒,塞也”,又曰,“但见侧卧上窍通利,下窍窒塞”,指出了鼻窒的主要症状特点。西医学的慢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诊断与鉴别】

本病以经常性鼻塞为突出症状,多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甚者呈持续性鼻塞,鼻涕较少,久病者可有嗅觉减退。检查可见:早期鼻黏膜色红或暗红,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触之柔软,弹性好。久病者见下鼻甲肥大,呈桑椹状或结节状(彩图10),触之有硬实感,弹性差,部分患者可见严重的鼻中隔偏曲。

鼻塞除可见于鼻窒外,尚可见于伤风鼻塞、鼻鼽、鼻渊、鼻息肉等多种鼻病,应加以鉴别。①鼻窒与伤风鼻塞均以鼻塞为主要症状,且均可伴有流涕、嗅觉减退等,但鼻窒病程长,常表现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流涕较少,无明显全身症状;伤风鼻塞病程短,早期流清涕且打喷嚏,1~2天后渐转为黏涕及黄涕,鼻黏膜多鲜红,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②鼻窒与鼻鼽、鼻渊、鼻息肉等疾病的鉴别要点参见“鼻鼽”“鼻渊”“鼻息肉”等疾病中。

结构化定位

1
2
3
4
5
6
第八章 鼻部常见疾病
第四节 鼻窒
【概述介绍】
【诊断与鉴别】
诊断
鉴别诊断

纸质书的标签化

  • 中医门诊病历标签

    • 主诉

      • 鼻塞时间的长短、程度的深浅

          • 多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
          • 甚者呈持续性鼻塞,鼻涕较少,
          • 久病者可有嗅觉减退。
    • 现病史

      • 鼻塞时间的长短

      • 伴或不伴嗅觉减退

      • 不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 较少出现流清涕且打喷嚏

    • 既往史

    • 中医四诊情况

    • 体格检查

      • 早期鼻黏膜色红或暗红,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触之柔软,弹性好。

      • 久病者见下鼻甲肥大,呈桑椹状或结节状,触之有硬实感,弹性差,部分患者可见严重的鼻中隔偏曲。

    • 辅助检查

    • 初步诊断

      • 中医诊断

        鼻窒

      • 西医诊断

        慢性鼻炎

    • 治疗意见

电子书的标签化

推荐使用工具,Obsidian。

至于工具的使用,可能新手们,经常会沉迷美化,无法自拔。

当然也经常会去尝试着使用现有的模板,直接进行套用。

作为过来人,给一个忠告:成为善用工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