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医必会病种_鼻窒病(4)

青年中医必会病种_鼻窒病(4)
叶哲超青年中医必会病种_鼻窒病
前言
- 平时系统学习时经常用的工作流,仅供中医学专业学子参看。
引言
上述内容中,我们提到了鼻窒病中医门诊病历初诊框架,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那,我们现阶段,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把这个框架利用起来。
在做下面的内容之前,我们先做一个设想。
疾医叶哲超为什么要分享这个,他是以分节的形式呈现的,最终想呈现什么?
我们当医师的,为什么需要基于门诊病历,去做反向学习?
如同纸质阅读一般,学会使用标签
譬如,现在要加工一段与鼻窒病相关的材料,如何把上节提及的框架使用起来呢?
大家,应该想到了,标签。
标签,用于管理信息,而非使用笔记去进行二次总结。因为我们是医师呀,要学会自己的知识是有来源的。
那么,我们暂时就把这套用在门诊病历上的框架,称为中医门诊病历标签。
中医门诊病历标签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中医四诊情况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
治疗意见
标签使用举例
书籍元信息
1 | 书籍元信息 |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_第八章 鼻部常见疾病_第四节 鼻窒
- 十三五中医耳鼻咽喉科学鼻窒病知识框架
1 | 第八章 鼻部常见疾病 |
正文部分内容
第四节 鼻窒
鼻窒是以经常性鼻塞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各种年龄均可发生。鼻窒一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曰,“鼻窒,窒,塞也”,又曰,“但见侧卧上窍通利,下窍窒塞”,指出了鼻窒的主要症状特点。西医学的慢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诊断与鉴别】
本病以经常性鼻塞为突出症状,多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甚者呈持续性鼻塞,鼻涕较少,久病者可有嗅觉减退。检查可见:早期鼻黏膜色红或暗红,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触之柔软,弹性好。久病者见下鼻甲肥大,呈桑椹状或结节状(彩图10),触之有硬实感,弹性差,部分患者可见严重的鼻中隔偏曲。
鼻塞除可见于鼻窒外,尚可见于伤风鼻塞、鼻鼽、鼻渊、鼻息肉等多种鼻病,应加以鉴别。①鼻窒与伤风鼻塞均以鼻塞为主要症状,且均可伴有流涕、嗅觉减退等,但鼻窒病程长,常表现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流涕较少,无明显全身症状;伤风鼻塞病程短,早期流清涕且打喷嚏,1~2天后渐转为黏涕及黄涕,鼻黏膜多鲜红,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②鼻窒与鼻鼽、鼻渊、鼻息肉等疾病的鉴别要点参见“鼻鼽”“鼻渊”“鼻息肉”等疾病中。
结构化定位
1 | 第八章 鼻部常见疾病 |
纸质书的标签化
中医门诊病历标签
主诉
鼻塞时间的长短、程度的深浅
轻
- 多呈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
重
- 甚者呈持续性鼻塞,鼻涕较少,
久
- 久病者可有嗅觉减退。
现病史
鼻塞时间的长短
伴或不伴嗅觉减退
不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较少出现流清涕且打喷嚏
既往史
中医四诊情况
体格检查
早期鼻黏膜色红或暗红,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触之柔软,弹性好。
久病者见下鼻甲肥大,呈桑椹状或结节状,触之有硬实感,弹性差,部分患者可见严重的鼻中隔偏曲。
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
鼻窒
西医诊断
慢性鼻炎
治疗意见
电子书的标签化
推荐使用工具,Obsidian。
至于工具的使用,可能新手们,经常会沉迷美化,无法自拔。
当然也经常会去尝试着使用现有的模板,直接进行套用。
作为过来人,给一个忠告:成为善用工具的人。